如何看待张小北在《洞见对谈》里称「科幻从不负责预言未来,它让我们相信一种未来」?

蟹妖!「科幻从不负责预言未来,它只是让我们相信一种未来。」因为时间限制,在《洞见对谈》里,我没有完全展开,现在我可以展开说一下。科幻是人类技术时代初期诞生的一种神话叙事的变种。学术上所说的「神话」,有几个鲜明的识别条件,一个是叙述人类某个时代初期的故事;一个是传承者除了自己相信外,还要让别人对这个故事信以为真;最后一个是集体创造并流传下来。如果用这个标准来回看当下的科幻创作,就会发现它和神话叙事之间的密切关联。「科幻」并不是一种能够精确预言未来的艺术创作,在「幻想」这个层面上,它只是借助「科学」的外衣,用一种当代神话叙事,基于当下时代的思潮,表达我们希望成真的某种未来,或者我们不希望它成真的某种未来。但无论我们希望何种未来,它都是基于当下现实的艺术创作,表达的是当下社会的某种思潮,而不是不可争辩的某种未来景象的神谕。科幻小说起源于工业革命,在二战后进入黄金时期。在这个难得的历史窗口内,人类开始更深入地了解科学和自然规律,并不断涌现新的科学发现。于此同时,美苏冷战也全面刺激了科技进步,他们不但在军事/经济/技术层面争霸,也都在意识形态领域力图证明,自己选择的道路才是人类未来的最佳选择。都想证明自己是人类文明的灯塔,能够指引全人类迈向山巅之城。在这个过程中,依托科学技术对未来世界进行合理想象的科幻小说,就变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未来愿景叙事。冷战时期其实也东西方科幻文学的兴盛时期,不但美国有大量科幻文学和衍生的漫画及影视作品出现,苏联的科幻文学创作在那一时期也非常兴盛,只是因为当年中苏交恶后,较少翻译那一时期的苏联科幻作品而已。所以我们说,传统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是脱离不了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的。当美苏展开太空竞赛时,以太空为背景的科幻小说也自然发展成为最重要的亚类型,由此派生出了更多的衍生亚类型。而青少年作为科幻小说的重要读者群,同时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继承者,科幻小说也自然会在叙事类型和叙事策略上对这个群体做重点照顾。(作为一种变形的对照,「科幻小说」在中国一直是「科幻/科普不分家」的状态,就是因为科幻小说在中国不能只作为一种单纯的消遣娱乐,它还必须要承载某种社会意义和意识形态传承,所以「科普」就变成了一个意想不到和勉为其难的幌子……)其实科幻小说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二战后一直到上世纪 70 年代,科幻小说作为一种类型文学,早初期一直也不被视为严肃文学,基本处于地摊文学和青少年廉价娱乐的尴尬位置,后来因为阿西莫夫、海因莱因等一批黄金时代作家的努力,才把科幻文学的地位给提升了上来,但也一直难登大雅之堂,不被主流文学界承认。后来是凭借好莱坞科幻电影这种流行文化大杀器的帮助,才把科幻小说变成主流类型文学。总之,科幻小说的兴盛,是离不开一个科技大发展和经济大发展的特定历史环境,那时东西方的人类都相信「工程师」能够解决一切技术问题,而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大发展,则可以顺手解决其他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阶级差异、社会公平等等。那是一个非常短暂的特定窗口期,大概前后只有不到 30 年。但那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大多数人类都有着广泛的基本共识,同时技术高速发展,物质相对充裕,所以大家都乐于去想象一个共同的未来愿景,并相信可以朝着那个方向共同努力。这个科幻黄金时期的余晖,也照耀到了中国。无论是刚建国不久的「十七年电影」时期拍摄的《十三陵水库畅想曲》,还是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时期拍摄的《珊瑚岛上的死光》,以及当时兴盛的科幻小说创作背景,其实都是中国的科幻创作者在「科学」+「幻想」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出一种新时代的全民愿景,并用影像+故事的通俗形式给大众传递一种信念:虽然人性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但科学的进步确实可以带来生产力的进步,进而带动生产关系的转变。在那个未来的美好世界中,相信唯物主义的中国人可以运用科技进步的力量,带来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以及个体的幸福。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张小北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71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果一个人能准确预知未来,那在科学上应该如何解释?在宇宙尺度上有什么意义? 假设你拥有全知的能力,通晓宇宙的一切,你是否就能预测未来?

Dec 29, 2023 - 19:00
 0  5

蟹妖!


「科幻从不负责预言未来,它只是让我们相信一种未来。」

因为时间限制,在《洞见对谈》里,我没有完全展开,现在我可以展开说一下。


科幻是人类技术时代初期诞生的一种神话叙事的变种。

学术上所说的「神话」,有几个鲜明的识别条件,一个是叙述人类某个时代初期的故事;一个是传承者除了自己相信外,还要让别人对这个故事信以为真;最后一个是集体创造并流传下来。

如果用这个标准来回看当下的科幻创作,就会发现它和神话叙事之间的密切关联。

「科幻」并不是一种能够精确预言未来的艺术创作,在「幻想」这个层面上,它只是借助「科学」的外衣,用一种当代神话叙事,基于当下时代的思潮,表达我们希望成真的某种未来,或者我们不希望它成真的某种未来。

但无论我们希望何种未来,它都是基于当下现实的艺术创作,表达的是当下社会的某种思潮,而不是不可争辩的某种未来景象的神谕。


科幻小说起源于工业革命,在二战后进入黄金时期。在这个难得的历史窗口内,人类开始更深入地了解科学和自然规律,并不断涌现新的科学发现。于此同时,美苏冷战也全面刺激了科技进步,他们不但在军事/经济/技术层面争霸,也都在意识形态领域力图证明,自己选择的道路才是人类未来的最佳选择。都想证明自己是人类文明的灯塔,能够指引全人类迈向山巅之城。在这个过程中,依托科学技术对未来世界进行合理想象的科幻小说,就变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未来愿景叙事。

冷战时期其实也东西方科幻文学的兴盛时期,不但美国有大量科幻文学和衍生的漫画及影视作品出现,苏联的科幻文学创作在那一时期也非常兴盛,只是因为当年中苏交恶后,较少翻译那一时期的苏联科幻作品而已。

所以我们说,传统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是脱离不了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的。当美苏展开太空竞赛时,以太空为背景的科幻小说也自然发展成为最重要的亚类型,由此派生出了更多的衍生亚类型。而青少年作为科幻小说的重要读者群,同时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继承者,科幻小说也自然会在叙事类型和叙事策略上对这个群体做重点照顾。

(作为一种变形的对照,「科幻小说」在中国一直是「科幻/科普不分家」的状态,就是因为科幻小说在中国不能只作为一种单纯的消遣娱乐,它还必须要承载某种社会意义和意识形态传承,所以「科普」就变成了一个意想不到和勉为其难的幌子……)

其实科幻小说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二战后一直到上世纪 70 年代,科幻小说作为一种类型文学,早初期一直也不被视为严肃文学,基本处于地摊文学和青少年廉价娱乐的尴尬位置,后来因为阿西莫夫、海因莱因等一批黄金时代作家的努力,才把科幻文学的地位给提升了上来,但也一直难登大雅之堂,不被主流文学界承认。后来是凭借好莱坞科幻电影这种流行文化大杀器的帮助,才把科幻小说变成主流类型文学。

总之,科幻小说的兴盛,是离不开一个科技大发展和经济大发展的特定历史环境,那时东西方的人类都相信「工程师」能够解决一切技术问题,而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大发展,则可以顺手解决其他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阶级差异、社会公平等等。

那是一个非常短暂的特定窗口期,大概前后只有不到 30 年。但那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大多数人类都有着广泛的基本共识,同时技术高速发展,物质相对充裕,所以大家都乐于去想象一个共同的未来愿景,并相信可以朝着那个方向共同努力。

这个科幻黄金时期的余晖,也照耀到了中国。

无论是刚建国不久的「十七年电影」时期拍摄的《十三陵水库畅想曲》,还是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时期拍摄的《珊瑚岛上的死光》,以及当时兴盛的科幻小说创作背景,其实都是中国的科幻创作者在「科学」+「幻想」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出一种新时代的全民愿景,并用影像+故事的通俗形式给大众传递一种信念:虽然人性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但科学的进步确实可以带来生产力的进步,进而带动生产关系的转变。在那个未来的美好世界中,相信唯物主义的中国人可以运用科技进步的力量,带来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以及个体的幸福。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张小北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71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果一个人能准确预知未来,那在科学上应该如何解释?在宇宙尺度上有什么意义?
假设你拥有全知的能力,通晓宇宙的一切,你是否就能预测未来?

like

dislike

love

funny

angry

sad

wow

李芷晴 https://tszching.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