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现存的宏伟至极的古建筑?

古代木结构建筑最复杂的是什么,是结构精美,组合形式复杂的木结构大型楼阁。在唐宋时期大型木结构组合式楼阁发端,元明清时期发展辉煌。比如说转角十字歇山,重檐十字歇山,四面悬空抱厦等复杂的结构。古代中国有许多精美的建筑界画,壁画,展现了许多复杂的楼阁和木结构建筑,现在来说保存下来的主要在北方(南方历史上肯定也有复杂的木楼),比较完整的反映了中国汉式木结构复杂楼阁的发展历程。说实话高于日韩越南蒙古等国的古代木结构多矣。。除此之外本文中我将列举北方北宋以后(960-1840)非北京官式和北京官式的楼阁,都取得了相当成就,反驳荒谬的“夸大北方金元文化断层”“北方非官式建筑明清断裂倒退”“中国木结构不如日韩”和种种暴论。(新加彩蛋,结尾再加九个不同类型的彩蛋!高达80米的古塔以及宫殿城堡)元明时期以后,随著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精美的楼阁遍布天下。除了宋金时期的十字歇山,明代楼阁将各种折角,十字,多层,甚至凌空而设的悬空抱厦运用得炉火纯青。楼阁的设计摆脱了程式化的造型而真正变成了一种多变的艺术。元代的《李容瑾汉苑图》王振鹏《金明池图》,《滕王阁图轴》,明安文正《黄鹤楼图》,明仇英《滕王阁图》《望海潮图》等著名的建筑界画中描述了无数精致的复杂楼阁。明;仇英《滕王阁图》局部,这种画法史上传承者仅元代王振鹏、明代仇英、以及个别明代院体画师。明代的滕王阁,富丽堂皇,结构复杂,但是毁于兵火,而现在这种结构的海内外孤本就是——清康熙(1662-1723)年间,山西介休县官民集资数十年后,重建了全国仅存的“明教”建筑——祆神楼,高约25米,此楼的结构特点和明仇英《滕王阁图》极为相似,证明技术没有断,同时具备复杂的“重檐十字歇山”配“悬空抱厦”以及“折角重檐歇山”的组合式木结构楼阁,是现存复杂结构最多的古楼之一。现存明飞云楼和清初祆神楼,复杂程度超过古代元明清画师的几乎全部建筑界画。(第四批国保)1、早期发展在早期(元代以前)的描述中,复杂楼阁还不多,传说中的上古巨构洛阳“明堂”等已不可详查。在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唐宋壁画中的楼阁,复杂度还不能与后世相比。到了金-南宋时期,出现了一些更加复杂的楼阁,比如1167年金代御前承制画师王逵在繁峙岩山寺中描绘的宫殿,应该是金中都或宋汴梁的图景。这时期遗留下来最复杂的是辽代楼阁式塔——应县木塔,但毕竟属于塔不赘述。在元明时期,复杂的组合式楼阁越来越多,之后更加发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下图中宋张择端的《金明池夺标图》和元王振鹏的《龙池竞渡图》相比,极大发展了楼阁的复杂程度。1、辽统和年间(984)的独乐寺观音阁,总高18米,有腰檐、平坐;明二暗三,屋顶为九脊殿式样(歇山顶),建筑中空,四周设两层围廊。平面为宋《营造法式》中,称为“殿堂”结构中的“金厢斗底槽”式样,并在二层形成六边形的井口,以容纳16m的辽塑11面观音像。上、下层柱的交接采用叉柱造的构造方式。斗拱的种类有24种。梁架为明栿及草栿,当心间为八角形藻井。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木结构楼阁。(第一批国保)2、北宋年间,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建成。梁架结构十分特殊,楼阁下层由于转轮藏的安置,柱网布局突破了常规,采用了移柱造的做法,而檐柱则采用了插柱造法,这在中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阁内的木制转轮藏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直径7米,整体分为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中间设一根10.8米的木轴上下贯穿。在更早的宋太祖开宝年间971年,大悲阁建成,当时大悲阁内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铜铸大菩萨,称“大悲菩萨”,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像奉宋太祖赵匡胤敕令而造,周身有42臂,又称“千手千眼观音”。(第一批国保)3、金大定年间(1167),由掌握北宋院体风格的金代宫廷写实画师王逵所画的《繁峙岩山寺壁画》中描述的宫殿,应该是金中都或宋汴梁的建筑风格,北宋灭亡40年后记忆中的宋代城市和衣冠行人,出现了斗拱托起的多层结构,以及“龟头屋”(一层的“抱厦”),但不是高层的“悬空抱厦”。(第二批国保)遗憾的是宋汴梁,金中都,元大都都被战火焚毁,埋没于地下,无论是北宋汴梁的宫殿,还是燕京凶丽的宫室,亦或是南宋的皇宫都已经找不见,只能从壁画中找到一丝线索。下图则是一个转角回廊上斗拱托起的楼阁,有发展但总的来说还不是很复杂的。2、简单介绍几种古代较为复杂的木结构:1、悬空歇山抱厦,从唐宋时期的“龟头屋”,到元明时期突出楼阁本体的悬空抱厦。日本的“唐破风”只是结构简化的表达上形成的另类风格。明代画家仇英笔下的《滕王阁图》,是明代优秀建筑界画,详细表达了明代滕王阁,这个精美的复杂组合式楼阁,其中就有悬空抱厦结构的表达。今天的滕王阁已经是现代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想表达的结构也不是最有代表性的古代滕王阁曾经的结构。而仇英笔下的明滕王阁所描述的这种美丽复杂的结构,是他胡思乱想,还是确有其事?明正德元年(1506),山西万荣飞云楼重建,后经清乾隆时期维修,基本结构仍是明朝的风格,和明仇英《滕王阁图》相似,重檐十字歇山,甚至具有四面全部“悬空抱厦”,是最复杂的结构之一了,不输于界画表达。飞云楼高23米,有四根15.5米高的将军柱,也高于故宫太和殿的立柱。飞云楼具备“明三层暗五层”的结构,并且每层都有“真平坐”,结构严谨,不逊于元明时期的《李容瑾汉苑图》仇英《滕王阁图》王振鹏《金明池夺标图》等著名建筑界画。是北方具有代表性的明代木构。也证明元明时代我国确实存在宏伟复杂的古代木结构楼阁。(第三批国保)明代万历(1583)年,山西霍州鼓楼——文昌阁建成,总高29米,虽然不如飞云楼复杂,但也具有“四面悬空抱厦”,“重檐十字歇山”结构,楼体木雕和琉璃瓦作非常精彩,清朝维修,名气远小于实力。2、重檐十字歇山,从金-南宋时期出现,到元明时期与复杂的楼阁结合,早于日本“天守阁”,且结构更严谨复杂,有的内部具备桁架结构。明人所绘《望海楼图轴》,是明代著名建筑界画表达,就具备“重檐十字歇山”配“悬空抱厦”的结构特点,如万荣飞云楼和霍州鼓楼。 《望海楼图》所绘的,则是一个标准的重檐十字歇山顶楼阁。这种形式的楼阁,比较早见於南宋最为出名的界画师李嵩的作品和同一时期的金代壁画。这幅画在十字歇山顶的绘画角度上和李嵩有著明显的师承关系。唯李嵩所绘十字歇山多位单层的小楼,而画中的明代楼阁结构更为复杂,并加之抱厦。另外将精细的建筑设於山水立轴也是较具明代特色的画法。明代十字歇山的楼阁结构非常复杂精妙,三层的楼阁能够配多达八个的歇山抱厦,加上四个十字歇山,总共就有12个歇山面!3、折角十字结构,折角十字歇山,出现于元明时期,明仇英《滕王阁图》和元明时期的《滕王阁图轴》中具备的复杂的“折角十字歇山”的拼插组合结构,是最复杂的古代木结构之一,现已不多见。明成化(1482)年间,河北宣化清远楼建成,这一个具备折角结构的三层,重檐歇山的复杂楼阁。和清康熙重建的介休祆神楼有异曲同工之妙3、20个复杂或大规模的古代木结构楼阁(1271-1840)1、元至正年间(1347)重建的山西长治五凤楼,高20多米,具有“明三暗五”真平坐,重演歇山顶结构。明清维修,现存比较早比较复杂的木结构楼阁。(第六批国保)2、明洪武十三年(1380)建成的西安鼓楼,“文武盛地”“声闻于天”,是国内现存年代比较早的大型楼阁,最大的单体古建筑之一,总高36米,虽经历代维修,但总体风格仍存,属于体量巨大的明官式建筑。(第四批国保)3、明成化(1476)年重建的山西代县鼓楼——边靖楼,楼高26米,总高40米,高度超过天安门城楼和西安鼓楼,是现存最大单体结构之一。依托雁门关,是长城防御体系的最高大的城堡式楼阁,超过山海关城楼14米,超过嘉峪关城楼17米。楼阁建在8根22米高的巨木立柱上,远高于故宫太和殿的立柱。用来观察内长城敌情,屯兵积粮,震慑北元和蒙古势力,彰显明朝国力。虽然历代经过一些修葺,但仍与元明建筑界画较好对应。拥有清雍正年间书写的8米长,3米高,卡车一样大的“东亚第一匾额”两块。也属于比较早和巨大的楼阁。(第五批国保)歇山楼阁,举折陡峻,山面巨大,形态俏美。1947年秋,解放战争打得如火如荼,叶剑英元帅来到边靖楼,豪情赋诗:威镇三关壮代州,声闻四达雁门楼。欲穷千里登临眺,紫塞滹沱固卧牛。继续看明代界画(旧传元)《滕王阁图轴》的元明廊院,其中屋顶和廊院这种形式现存也有相似的4、明弘治十年(1497)建设的榆次城隍庙玄鉴楼,高17米,典型的明代重檐歇山组合式楼阁,上层回廊柱立於平坐之上。整体形态高贵典雅。 被世界历史文化遗址基金会誉为世界上最美的100处古建的榆次区城隍庙是山西省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玄鉴楼临空而立,檐牙高挑,与山门相对,置身其中,非仰首不可见天,由不得心中震慑,俯首帖耳,毕恭毕敬。东西又有钟鼓楼相傍而建,迎送朝霞落日。城隍庙总体而言是一组典型的明代古建筑群,在建筑上遗留的多处题记可以证明。它保留了明建筑的大量典型特征,同时又别具特色。(第四批国保)山门正脊上的琉璃缠枝四季花卉真是细腻动人,与显佑殿中缠枝花卉彩画遥相呼应。如花朵般绽放的斗拱明《滕王阁图轴》建筑界画,表现了复杂的楼阁在江山园林中的姿态,建筑结构和规模比南宋李嵩的建筑界画大有发展,是元明时代的一流界画,其中,元明时期的宏大布局构图值得收藏元代李容瑾《汉苑图》,延续了唐宋大气风格,开启后代构思,江山环抱的巨大构图,硕大的殿堂和楼阁5、现实中活着的元明界画,陵川崇安寺(现存布局为明朝风格),比榆次城隍庙还像明代建筑界画的楼阁建筑群,细节复杂精致,位于西安洛阳开封北京之间的太行山山顶小城,骑兵难以纵横,大军无心争夺,乱世中老百姓的避世桃源。明万历(1613)的山门古陵楼,高16米,长18米,宽13米体量很大,屋顶形制为二层三重檐歇山顶(三滴水),房坡为灰色筒板瓦铺制,正脊为彩色龙吻图案对峙,彩色琉璃剪边。山门一层檐下,南悬有"行山钟秀"四个大字,北悬有“留月栖云”四个大字。正中为“古陵楼”三个大字。檐下斗拱,从上至下一、二层为双翘五踩,最下层为单翘三踩,耍头多为雕有龙头和象鼻的形制,为典型的明代风格。而从转角铺作来看,已经与北宋末年《营造法式》风格相差很大,可以说完全从过去的实用性向装饰性上转移了。明代重修时沿用了早期的材料,门框是北宋嘉佑年间(1066)遗存。还有清华大学断代为元代的西插花楼,经过700年风雨楼体彩绘都已经黯淡,建筑风格与其他建筑明显不同,保有更多早期风格,比明万历时代要早很多,高15.6米,平面方形,面宽、进深均三间,二层三重檐,歇山顶,细节仍十分精。(第六批国保)陵川崇安寺的几个建筑细部,与元明著名建筑界画中的细部对比6、明成化年间(1482)建设的河北宣化清远楼,后世有修葺,具备“折角十字歇山”的复杂结构,结合了明清北京官式风格的旋子彩画很艳丽,总高33米,楼高25米(第三批国保)7、浑源悬空寺南北楼,明代徐霞客(1633)描述的“天下巨观”,坐落在90米高的山崖上,悬空而建的城堡式寺院,现存为明清修复,楼高三层数十米歇山顶。整个楼体是用类似“膨胀螺栓”的理念,从山顶把梁柱钓到山腰,插进山腰挖好的洞窟中,悬空寺的栈道式立柱是解放后为了游客安全起见,增加的不承重结构,组成超静定结构的双保险,原本的楼体悬空,没有立柱在山体上支撑。寺内有五世纪北魏石窟中雕像,年代久远,而金大定(1161-1189)游记石刻显示至晚金元时期已经有基本形制,明季《徐霞客游记》中悬空寺已经接近现代(第二批国保)徐霞客时代的悬空寺,没有解放后为保护游客,增加承重而设立的立柱支撑,而是如下图的这个样子,所以徐霞客写道他壮着胆子上去,今天在吕梁山等地还存在少数下图这样的峭壁上的悬空楼阁论明代最出名的界画家,则当属安正文。安正文,江苏无锡人。据传世作品考,为明宫廷画家授直正智殿锦衣千户,善画山水、人物,尤长界画,宗法宋人笔意,所作界画构图严谨,比例精确,线条劲挺。存世作品黄鹤楼图与岳阳楼图,众所周知,现在黄鹤楼是电梯的,那么明代的黄鹤楼这种文化还有吗?这幅黄鹤楼图,画面描绘的是雪景,构图方式是明代院体建筑界画所惯常的一角法。背景中的雪山大有明初永宣时期承袭唐宋画的雄浑气势。明 安正文 黄鹤

Sep 2, 2024 - 20:00
 0  12
中国有哪些现存的宏伟至极的古建筑?

古代木结构建筑最复杂的是什么,是结构精美,组合形式复杂的木结构大型楼阁。在唐宋时期大型木结构组合式楼阁发端,元明清时期发展辉煌。比如说转角十字歇山,重檐十字歇山,四面悬空抱厦等复杂的结构。古代中国有许多精美的建筑界画,壁画,展现了许多复杂的楼阁和木结构建筑,现在来说保存下来的主要在北方(南方历史上肯定也有复杂的木楼),比较完整的反映了中国汉式木结构复杂楼阁的发展历程。说实话高于日韩越南蒙古等国的古代木结构多矣。。除此之外本文中我将列举北方北宋以后(960-1840)非北京官式和北京官式的楼阁,都取得了相当成就,反驳荒谬的“夸大北方金元文化断层”“北方非官式建筑明清断裂倒退”“中国木结构不如日韩”和种种暴论。(新加彩蛋,结尾再加九个不同类型的彩蛋!高达80米的古塔以及宫殿城堡)

元明时期以后,随著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精美的楼阁遍布天下。除了宋金时期的十字歇山,明代楼阁将各种折角,十字,多层,甚至凌空而设的悬空抱厦运用得炉火纯青。楼阁的设计摆脱了程式化的造型而真正变成了一种多变的艺术。元代的《李容瑾汉苑图》王振鹏《金明池图》,《滕王阁图轴》,明安文正《黄鹤楼图》,明仇英《滕王阁图》《望海潮图》等著名的建筑界画中描述了无数精致的复杂楼阁。

明;仇英《滕王阁图》局部,这种画法史上传承者仅元代王振鹏、明代仇英、以及个别明代院体画师。明代的滕王阁,富丽堂皇,结构复杂,但是毁于兵火,而现在这种结构的海内外孤本就是——

清康熙(1662-1723)年间,山西介休县官民集资数十年后,重建了全国仅存的“明教”建筑——祆神楼,高约25米,此楼的结构特点和明仇英《滕王阁图》极为相似,证明技术没有断,同时具备复杂的“重檐十字歇山”配“悬空抱厦”以及“折角重檐歇山”的组合式木结构楼阁,是现存复杂结构最多的古楼之一。现存明飞云楼和清初祆神楼,复杂程度超过古代元明清画师的几乎全部建筑界画。(第四批国保)


1、早期发展

在早期(元代以前)的描述中,复杂楼阁还不多,传说中的上古巨构洛阳“明堂”等已不可详查。在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唐宋壁画中的楼阁,复杂度还不能与后世相比。到了金-南宋时期,出现了一些更加复杂的楼阁,比如1167年金代御前承制画师王逵在繁峙岩山寺中描绘的宫殿,应该是金中都或宋汴梁的图景。这时期遗留下来最复杂的是辽代楼阁式塔——应县木塔,但毕竟属于塔不赘述。在元明时期,复杂的组合式楼阁越来越多,之后更加发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下图中宋张择端的《金明池夺标图》和元王振鹏的《龙池竞渡图》相比,极大发展了楼阁的复杂程度。

1、辽统和年间(984)的独乐寺观音阁,总高18米,有腰檐、平坐;明二暗三,屋顶为九脊殿式样(歇山顶),建筑中空,四周设两层围廊。平面为宋《营造法式》中,称为“殿堂”结构中的“金厢斗底槽”式样,并在二层形成六边形的井口,以容纳16m的辽塑11面观音像。上、下层柱的交接采用叉柱造的构造方式。斗拱的种类有24种。梁架为明栿及草栿,当心间为八角形藻井。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木结构楼阁。(第一批国保)

2、北宋年间,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建成。梁架结构十分特殊,楼阁下层由于转轮藏的安置,柱网布局突破了常规,采用了移柱造的做法,而檐柱则采用了插柱造法,这在中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阁内的木制转轮藏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直径7米,整体分为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中间设一根10.8米的木轴上下贯穿。在更早的宋太祖开宝年间971年,大悲阁建成,当时大悲阁内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铜铸大菩萨,称“大悲菩萨”,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像奉宋太祖赵匡胤敕令而造,周身有42臂,又称“千手千眼观音”。(第一批国保)

3、金大定年间(1167),由掌握北宋院体风格的金代宫廷写实画师王逵所画的《繁峙岩山寺壁画》中描述的宫殿,应该是金中都或宋汴梁的建筑风格,北宋灭亡40年后记忆中的宋代城市和衣冠行人,出现了斗拱托起的多层结构,以及“龟头屋”(一层的“抱厦”),但不是高层的“悬空抱厦”。(第二批国保)遗憾的是宋汴梁,金中都,元大都都被战火焚毁,埋没于地下,无论是北宋汴梁的宫殿,还是燕京凶丽的宫室,亦或是南宋的皇宫都已经找不见,只能从壁画中找到一丝线索。

下图则是一个转角回廊上斗拱托起的楼阁,有发展但总的来说还不是很复杂的。


2、简单介绍几种古代较为复杂的木结构:

1、悬空歇山抱厦,从唐宋时期的“龟头屋”,到元明时期突出楼阁本体的悬空抱厦。日本的“唐破风”只是结构简化的表达上形成的另类风格。

明代画家仇英笔下的《滕王阁图》,是明代优秀建筑界画,详细表达了明代滕王阁,这个精美的复杂组合式楼阁,其中就有悬空抱厦结构的表达。今天的滕王阁已经是现代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想表达的结构也不是最有代表性的古代滕王阁曾经的结构。而仇英笔下的明滕王阁所描述的这种美丽复杂的结构,是他胡思乱想,还是确有其事?

明正德元年(1506),山西万荣飞云楼重建,后经清乾隆时期维修,基本结构仍是明朝的风格,和明仇英《滕王阁图》相似,重檐十字歇山,甚至具有四面全部“悬空抱厦”,是最复杂的结构之一了,不输于界画表达。飞云楼高23米,有四根15.5米高的将军柱,也高于故宫太和殿的立柱。飞云楼具备“明三层暗五层”的结构,并且每层都有“真平坐”,结构严谨,不逊于元明时期的《李容瑾汉苑图》仇英《滕王阁图》王振鹏《金明池夺标图》等著名建筑界画。是北方具有代表性的明代木构。也证明元明时代我国确实存在宏伟复杂的古代木结构楼阁。(第三批国保)

明代万历(1583)年,山西霍州鼓楼——文昌阁建成,总高29米,虽然不如飞云楼复杂,但也具有“四面悬空抱厦”,“重檐十字歇山”结构,楼体木雕和琉璃瓦作非常精彩,清朝维修,名气远小于实力。

2、重檐十字歇山,从金-南宋时期出现,到元明时期与复杂的楼阁结合,早于日本“天守阁”,且结构更严谨复杂,有的内部具备桁架结构。

明人所绘《望海楼图轴》,是明代著名建筑界画表达,就具备“重檐十字歇山”配“悬空抱厦”的结构特点,如万荣飞云楼和霍州鼓楼。 《望海楼图》所绘的,则是一个标准的重檐十字歇山顶楼阁。这种形式的楼阁,比较早见於南宋最为出名的界画师李嵩的作品和同一时期的金代壁画。这幅画在十字歇山顶的绘画角度上和李嵩有著明显的师承关系。唯李嵩所绘十字歇山多位单层的小楼,而画中的明代楼阁结构更为复杂,并加之抱厦。另外将精细的建筑设於山水立轴也是较具明代特色的画法。

明代十字歇山的楼阁结构非常复杂精妙,三层的楼阁能够配多达八个的歇山抱厦,加上四个十字歇山,总共就有12个歇山面!

3、折角十字结构,折角十字歇山,出现于元明时期,明仇英《滕王阁图》和元明时期的《滕王阁图轴》中具备的复杂的“折角十字歇山”的拼插组合结构,是最复杂的古代木结构之一,现已不多见。

明成化(1482)年间,河北宣化清远楼建成,这一个具备折角结构的三层,重檐歇山的复杂楼阁。和清康熙重建的介休祆神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3、20个复杂或大规模的古代木结构楼阁(1271-1840)

1、元至正年间(1347)重建的山西长治五凤楼,高20多米,具有“明三暗五”真平坐,重演歇山顶结构。明清维修,现存比较早比较复杂的木结构楼阁。(第六批国保)

2、明洪武十三年(1380)建成的西安鼓楼,“文武盛地”“声闻于天”,是国内现存年代比较早的大型楼阁,最大的单体古建筑之一,总高36米,虽经历代维修,但总体风格仍存,属于体量巨大的明官式建筑。(第四批国保)

3、明成化(1476)年重建的山西代县鼓楼——边靖楼,楼高26米,总高40米,高度超过天安门城楼和西安鼓楼,是现存最大单体结构之一。依托雁门关,是长城防御体系的最高大的城堡式楼阁,超过山海关城楼14米,超过嘉峪关城楼17米。楼阁建在8根22米高的巨木立柱上,远高于故宫太和殿的立柱。用来观察内长城敌情,屯兵积粮,震慑北元和蒙古势力,彰显明朝国力。虽然历代经过一些修葺,但仍与元明建筑界画较好对应。拥有清雍正年间书写的8米长,3米高,卡车一样大的“东亚第一匾额”两块。也属于比较早和巨大的楼阁。(第五批国保)

歇山楼阁,举折陡峻,山面巨大,形态俏美。1947年秋,解放战争打得如火如荼,叶剑英元帅来到边靖楼,豪情赋诗:威镇三关壮代州,声闻四达雁门楼。欲穷千里登临眺,紫塞滹沱固卧牛。

继续看明代界画(旧传元)《滕王阁图轴》的元明廊院,其中屋顶和廊院这种形式现存也有相似的

4、明弘治十年(1497)建设的榆次城隍庙玄鉴楼,高17米,典型的明代重檐歇山组合式楼阁,上层回廊柱立於平坐之上。整体形态高贵典雅。 被世界历史文化遗址基金会誉为世界上最美的100处古建的榆次区城隍庙是山西省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玄鉴楼临空而立,檐牙高挑,与山门相对,置身其中,非仰首不可见天,由不得心中震慑,俯首帖耳,毕恭毕敬。东西又有钟鼓楼相傍而建,迎送朝霞落日。城隍庙总体而言是一组典型的明代古建筑群,在建筑上遗留的多处题记可以证明。它保留了明建筑的大量典型特征,同时又别具特色。(第四批国保)

山门正脊上的琉璃缠枝四季花卉真是细腻动人,与显佑殿中缠枝花卉彩画遥相呼应。

如花朵般绽放的斗拱

明《滕王阁图轴》建筑界画,表现了复杂的楼阁在江山园林中的姿态,建筑结构和规模比南宋李嵩的建筑界画大有发展,是元明时代的一流界画,其中,元明时期的宏大布局构图值得收藏

元代李容瑾《汉苑图》,延续了唐宋大气风格,开启后代构思,江山环抱的巨大构图,硕大的殿堂和楼阁

5、现实中活着的元明界画,陵川崇安寺(现存布局为明朝风格),比榆次城隍庙还像明代建筑界画的楼阁建筑群,细节复杂精致,位于西安洛阳开封北京之间的太行山山顶小城,骑兵难以纵横,大军无心争夺,乱世中老百姓的避世桃源。

明万历(1613)的山门古陵楼,高16米,长18米,宽13米体量很大,屋顶形制为二层三重檐歇山顶(三滴水),房坡为灰色筒板瓦铺制,正脊为彩色龙吻图案对峙,彩色琉璃剪边。山门一层檐下,南悬有"行山钟秀"四个大字,北悬有“留月栖云”四个大字。正中为“古陵楼”三个大字。檐下斗拱,从上至下一、二层为双翘五踩,最下层为单翘三踩,耍头多为雕有龙头和象鼻的形制,为典型的明代风格。而从转角铺作来看,已经与北宋末年《营造法式》风格相差很大,可以说完全从过去的实用性向装饰性上转移了。明代重修时沿用了早期的材料,门框是北宋嘉佑年间(1066)遗存。

还有清华大学断代为元代的西插花楼,经过700年风雨楼体彩绘都已经黯淡,建筑风格与其他建筑明显不同,保有更多早期风格,比明万历时代要早很多,高15.6米,平面方形,面宽、进深均三间,二层三重檐,歇山顶,细节仍十分精。(第六批国保)

陵川崇安寺的几个建筑细部,与元明著名建筑界画中的细部对比

6、明成化年间(1482)建设的河北宣化清远楼,后世有修葺,具备“折角十字歇山”的复杂结构,结合了明清北京官式风格的旋子彩画很艳丽,总高33米,楼高25米(第三批国保)

7、浑源悬空寺南北楼,明代徐霞客(1633)描述的“天下巨观”,坐落在90米高的山崖上,悬空而建的城堡式寺院,现存为明清修复,楼高三层数十米歇山顶。整个楼体是用类似“膨胀螺栓”的理念,从山顶把梁柱钓到山腰,插进山腰挖好的洞窟中,悬空寺的栈道式立柱是解放后为了游客安全起见,增加的不承重结构,组成超静定结构的双保险,原本的楼体悬空,没有立柱在山体上支撑。寺内有五世纪北魏石窟中雕像,年代久远,而金大定(1161-1189)游记石刻显示至晚金元时期已经有基本形制,明季《徐霞客游记》中悬空寺已经接近现代(第二批国保)

徐霞客时代的悬空寺,没有解放后为保护游客,增加承重而设立的立柱支撑,而是如下图的这个样子,所以徐霞客写道他壮着胆子上去,今天在吕梁山等地还存在少数下图这样的峭壁上的悬空楼阁

论明代最出名的界画家,则当属安正文。

安正文,江苏无锡人。据传世作品考,为明宫廷画家授直正智殿锦衣千户,善画山水、人物,尤长界画,宗法宋人笔意,所作界画构图严谨,比例精确,线条劲挺。存世作品黄鹤楼图与岳阳楼图,众所周知,现在黄鹤楼是电梯的,那么明代的黄鹤楼这种文化还有吗?

这幅黄鹤楼图,画面描绘的是雪景,构图方式是明代院体建筑界画所惯常的一角法。背景中的雪山大有明初永宣时期承袭唐宋画的雄浑气势。

明 安正文 黄鹤楼图 局部

8、明中叶景泰年间(1449~1457)山西方山鼓楼——大武木楼,较为接近明代画家安正文笔下的黄鹤楼,高近20米

9、明洪武17年(1384)的西安钟楼,总高36米,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较早的大型楼阁,万历年间整体搬迁,清代多次维修。(第三批国保)

10、明洪武元年(1368)的居庸关城楼,由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主持修建,楼高21米,通高31米,景泰年间(1449-1457)因“土木之变”而派人加固,是较早较大型的明官式楼阁,结合了北方和南方的特点,是明长城的精华——居庸关长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第一批国保)

11、明洪武7年(1374)的山东聊城光岳楼,结合了早期楼阁的特点,是比较早的大型楼阁,具备十字歇山顶和多层结构,也属于明官式楼阁,总高33米。(第三批国保)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画中大量出现明代建筑,其形制也有一些保存下来的实例。明人临宋画不等于抄宋画,明版《清明上河图》其建筑体现的是明朝官式建筑风格

12、明弘治(1504)年间在宋金原址重建曲阜孔庙中的奎文阁,高23米,阔30.1米,深17.62米,三重飞檐,四层斗栱。内部两层,中夹暗层,层叠式构架。体量巨大,是殿与楼阁的结合,是明代官式建筑,有旋子彩画,匾额是乾隆帝题。(第一批国保)

明《望海潮图》在歇山建筑上,又配合了这种举折陡峻,山面巨大,出檐俏丽,端庄细腻的界画体,屋顶风格复杂多变

13、明正德(1516)年间的介休后土祠三清楼,可见组合式屋顶结构,具备“转角十字歇山”“三重檐十字歇山”的复杂结构,超过明代《滕王阁图轴》,琉璃瓦作的装饰品和砖雕精美,高度虽然只有15米,却是现存最复杂的楼阁之一。(第五批国保)

14、明弘治年间(1500)汾阳南薰楼建成,高17米,具有重檐十字歇山复杂结构,后数次维修

15、明万历年间(1615)建造的曲沃望母楼(曲沃四牌楼),具有三重檐十字歇山结构,从四个角度看都是牌坊,屋顶部琉璃瓦结构十分复杂多变,楼名来自于孝顺母亲的明代事件

16、清顺治年间(1651)云冈五六窟木檐,高达数十米,为保护云冈石窟重修的大型楼阁,插在山岩之中。(第一批国保)

17、清康熙年间(1702)年重建的解州关帝庙御书楼,台基为明代遗存,屋架属清康乾时期,其平面呈正方形,二层三檐四滴水,歇山式庑顶,高17米。明间前后均出抱厦,通透畅通。前抱厦一间,为龟须座式单檐庑殿顶。后抱厦三间,为单檐卷棚歇山顶。此种前小后大抱厦,在古建中实属少见。这是因为,后抱厦的形制可以作为“乐楼”使用。楼阁内部采用“八卦藻井”的艺术构造。最上层楼檐,自檐柱向四方伸出,以瓦垄、脊兽合成九脊歇山式庑顶。其三层檐面,坡度陡峻,翼出如飞,外形秀美而生动。庑顶全部用筒板瓦覆盖,瓦件沟滴和鸱尾脊兽均为黄绿色琉璃制品,图案有卷草花卉、仙人武士、行龙、雄狮、凤凰等,庄严生动,美轮美奂。因北宋元祐七年(1092)宋廷敕建的宋明古楼被大火焚毁,清康熙帝再次敕建,并在巡游山西时御笔题词,成为御书楼。(第三批国保)

18、清康熙年间(1688)平遥市楼,高近20米,具有重演歇山顶和平坐结构,琉璃装饰品繁复华丽

19、清乾隆年间(1759)建造的承德避暑山庄普宁寺大乘之阁,承德外八庙的第一座庙,总高27米,体量很大,少见的汉藏结合的建筑,结合了明清北京官式楼阁和西藏名寺桑耶寺的建筑风格。组合式屋顶,黄色琉璃瓦,具有脊刹,融合了北方地方风格和明清官式建筑的做法,具有平坐,清代旋子彩画。背面则是藏式风格的碉楼立面。值得一提的是内部跨度达到20米左右,用复合结构扩大了木结构的受力极限。(第一批国保)


20、清乾隆(1747)年间仿明代风格放大重建的北京鼓楼,总高46.7米,属于明清北京官式建筑,具备“三滴水”的楼阁结构,鼓楼分两层,一层为无梁拱券式砖石结构,南北各辟三个券洞;东西各辟一个券洞;东北隅设蹬楼小券门和蹬楼通道。鼓楼二层大厅中原有更鼓25面,1面大鼓(代表一年),24面群鼓(代表二十四个节气)。是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单体楼阁建筑之一,图源sohu.com/a/383526146_10。(第四批国保)

结语

从汉代宫阙,魏晋南北朝邬堡角楼,到隋唐宋的十字歇山木楼,再到元明时期发展出复杂的重檐十字歇山;从唐宋的龟头屋(一层抱厦)到元明以后的多层悬空抱厦;从普通的长方形楼阁发展到折角十字歇山;从小体量到大体量,古代人民和艺术家们摸索出一条独立发展的东方古建筑艺术道路。无论是快马弯刀,还是岁月流逝,都不曾带走他们,古画中繁复华丽的庭院楼阁,依然在装点着大地。

而北方并不能用官式建筑单独代表,我列举了官式和非官式,以代表国家的画院为例,明代画院,除了描绘皇帝行乐,出猎,谒陵等宫廷题材之外,一般性景致几乎皆描绘非官式的建筑,这是现实与意识的双印证。这也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以外古建保存较好地区,普遍的明代建筑为非官式建筑的现实相吻合。那么,我们现在研究明代建筑,怎么可以脱离当时的普遍现实,和人们对建筑的一般认知,而仅以官式建筑抹代其他呢?窃以为这是近900年来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趋势,而现存明代非官式建筑遗构,楼阁等,正是这种文化趋势的主要实物承载文物,怎好漠视。北方风格木结构建筑,在明清继续宋金元的发展,取得了不逊色于北京官式的成就。

复杂的木结构建筑是东方文明的人文艺术瑰宝,古代中国建筑的技术结晶之一,能有幸保存到今天非常不易,展示给后代华夏的审美和追求,历史和艺术结合,他们是有灵魂的文化遗产,可有些却不为人所知,即使知道,也缺乏感受。无论是夸大“北方金元文化断层”到了绝种的地步,或甚至有人拿着日韩等国表面光鲜,实际结构似是而非的建筑说:文化在日韩。这太不应该太过幼稚,正视中国的文化,才能正视未来。

PS:文章大部分来源于我的一篇文章,介绍北宋以后北方木结构楼阁的持续发展和继承

zhuanlan.zhihu.com/p/46

感谢百度明朝吧吧主“明月煦風”无私提供部分资料

另外还有:宋以后北方文化连续发展的证据02——大型琉璃建筑构件烧造的成就

zhuanlan.zhihu.com/p/46

宋以后北方文化连续发展的证据01——金元以后杰出的瓷器艺术

zhuanlan.zhihu.com/p/46

紫色天光:宋以后北方文化连续发展的证据02——中国独门:大型琉璃建筑的杰出成就

紫色天光:唐宋“北方山水画派”传承到明朝并强烈影响日本文化的奠基


添加彩蛋1——全球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塔!

之前提到我国古代现存最大,最复杂的

木结构楼阁式塔,建设于辽清宁二年(1056),67米高,超过拜占庭圣索菲亚大教堂高度13米的——山西应县木塔,历经近千年的原构,明成祖永乐皇帝的御笔匾额“峻极神工”以及明武宗正德皇帝的御笔匾额“天下奇观”尚存(第一批国保)


彩蛋2:最高的中国古代砖结构塔

万历年间的(1591)泾阳崇文塔,高达87米,明朝的“摩天大楼”,中国现存古代最高的砖结构塔。(第五批国保)

彩蛋3:最高的中国古代砖结构塔之一

清康熙年间(1700-1723)的汾阳文峰塔,中国古代最高的青砖结构塔,高84米,塔室内有空井,上下贯通,从底层塔室仰视可见最上一层之天井,天井上加木制棂窗井盖。清初的摩天大楼,塔的收分更明显,更细长。二战时期曾被日军抢走塔顶宝葫芦,残高80米,后修复。(第六批国保)

彩蛋4:最高的古代双塔

明万历年间(1605,1612)的太原永祚寺双塔(俗称双塔寺),砖塔高度均为54米,和比萨斜塔一样高,采用了明朝新技术,比唐塔结构更坚固,重心下移,战争年代的75mm日式山炮轰不倒。明朝出现的蓝紫色彩釉——“孔雀蓝”琉璃剪边塔檐,和精美的砖雕。整个寺庙皆为砖结构无梁殿,体现了古代木结构向砖结构过渡(第六批国保)

彩蛋5:最大全世界现存琉璃塔

明嘉靖年间(1527)竣工的洪洞广胜寺琉璃塔,高47米是现存最高琉璃塔,也是最精美的一座,内外全琉璃。和之前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相比,大报恩寺塔更高大达到70米左右,但是属于皇家建筑比较严肃,素面;而广胜寺塔是地方宗教建筑,气氛活泼世俗,贴近民间生活,拥有9000多件精美的琉璃艺术品构件,少数被盗后在大英博物馆等地收藏。500多年不粉刷,远超于日本等地经常粉刷的古建筑,因为琉璃艺术品难以重建,无法“粉刷”,大琉璃建筑是中国独具的。(第一批国保)

彩蛋6:明嘉靖年间(1544)年改建的北京紫禁城太庙

太庙享殿是现存最高大殿,楼体本身比故宫太和殿高2米,按照左祖右社的祖制,由68根金丝楠木支撑,现祭祀中国历代帝王。殿高29米,代表了明官式建筑的成就。

彩蛋7:北京城东南角楼

明正统四年(1439),北京城东南角楼竣工,是明代北京城唯一保存的角楼遗迹。其后不久1449年发生了著名的“土木之变”,于谦等明代名臣在这里保卫北京和明王朝的江山,击退了十五世纪纵横中亚的卫拉特蒙古骑兵。

楼建于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基座上。台高12米,底边长39.45米,上边长15米,楼高17米,通高29米,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平面呈曲尺形,四面砖垣,重檐歇山顶。楼体外侧向东、向南两阔面和向西、向北两侧面均辟箭窗(射孔),共4层144孔。楼体内交金柱20根,是角楼的主要承重结构。角楼像高大的城堡一样,体量很大,防御功能高,是明清城防和城楼建筑的独特例证。


彩蛋8:承德班禅行宫(避暑山庄大红台)

乾隆1780年最后竣工的避暑山庄班禅行宫,也是清朝康乾时期三山五园,避暑山庄等一系列皇家园林营造活动的最后一座,本园是为了怀柔在青藏高原和内外蒙古影响力很大的黄教宗教首领班禅大师,治理西藏地方营建的,见证了清朝治藏的历史。借鉴汉藏结合风格,由内地工匠设计营造的大型宫殿建筑,以山脉为建筑,体量巨大,不逊色于拉萨布达拉宫,印度泰姬陵,阿格拉红堡等亚洲17,18世纪著名建筑群。是1983年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没有受到西方钢筋混凝土技术影响的高楼,其实民国南京中山陵,后来的北京西站,重庆大会堂等现代汉式建筑也是高楼上加盖汉式楼阁,与避暑山庄风格类似。

大红台,位于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普陀宗乘之庙内,高约25米,下宽59.6米,上宽55.15米。以山为建筑,大红台下以巨大的白台为基座,白台高约17米,上为砖砌(东、西原有殿,已毁),下为石砌。大红台壁面的中部自上而下嵌饰着6个建筑式的琉璃佛龛,每个佛龛饰有瓦顶、斗拱、额柱、隔扇等。龛内为无量寿佛坐像,外帖帏幔。墙面排列九层藏式梯形窗,窗分真假,故又称真假窗。大红台中部有万法归一殿,殿四周有三层高的群楼,楼后的西面是慈航普度殿,东面有落伽胜境殿和重檐八角亭。从外表上看是用多个方体组成,每个建筑又以参差的高台为基础,上建明清北京官式形式的亭楼殿阁,顶上覆镏金铜瓦,与台壁的红白颜色相映,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外部墙体

内部宫殿结构


彩蛋9:五台山元代大白塔

公元1302年,崇尚藏传佛教的元朝聘请尼泊尔建筑师阿尼哥在“清凉山”建设大白塔,白塔和北京北海公园白塔结构基本一致,但是规模大得多,塔身高50多米,加上底座,建筑全高75米,砖石结构,是非常大的建筑物,永乐年间(1407年),为了加强在草原和雪域高原贵族的影响,永乐继续维修和扩建大白塔,并建设“塔院寺”寺庙,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2009年五台山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大白塔作为标志性建筑,也被介绍到全世界。也是全国最高的大白塔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紫色天光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449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中国有哪些比较有名的古建筑,分别在哪些地方?
中国有没有一些不太有名但却很美的古建筑?

like

dislike

love

funny

angry

sad

wow

李芷晴 https://tszching.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