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附醫全院導入174個智慧儀表板用數據提升醫療品質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台灣微軟於今(2022)年11月共同舉辦「大數據與智慧儀表板於醫院管理應用國際研討會」,共同分享運用大數據及智慧儀表板輔助醫院管理及病人照護經驗。 與企業營運相同,醫院營運的背後也是靠著門診住院、病歷、檢驗、醫囑、護理、藥物、行政等多個系統支持,然而不同的是企業商品出錯損失的是訂單與客戶,醫療品質出包影響的就是性命。北醫附醫近年全院大力投入視覺化分析工具並建構品質地圖,2年內建置174個多維度儀表板,範圍橫跨醫務、藥劑、護理、行政與健保管理、手術品質等多個類別,要藉由視覺化分析工具讓各科掌握醫療服務品質,並能從中不斷改善。 日前北醫附與台灣微軟共同舉辦「大數據與智慧儀表板於醫院管理應用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外專家、衛福部與台大、亞東、彰基、慈濟、奇美等醫院,共同分享智慧儀表板於醫院的各種應用,吸引2千多位醫護人員上線參與。 院內黑客松激盪產出174儀表板,北醫附醫將數據點石成金 繼今年4月舉辦「Power BI醫院日常管理應用研討會」後,北醫附醫11月再次擴大邀請國外專家學者及多家醫院共同交流智慧儀表板於醫院的實務應用。北醫附醫副院長魏柏立指出,導入視覺化分析工具不只是有助於管理者進行決策,在跨部門間也能直接看分析圖表做有效率的溝通,更重要的是透過Power BI預測工具,能看到病情具潛在高風險的住院病人,利用儀表板的燈號在視覺上提醒醫護團隊加強照護,有效提升醫療品質。「希望將視覺化工具所帶給北醫的效益與各界分享,不只是社區共好也能傳達到國際社會上,」魏柏立說。 近年來隨數位化程度的提升,各企業組織都快速累積大量數據,醫院也不例外。然而分散各地的資訊要進行解讀分析難免困難重重,透過視覺化分析工具能快速洞察數據中的趨勢。負責統籌Power BI導入專案的北醫附醫醫療品質部副主任沈明輝指出,過去若使用者想做數據分析須先提需求由醫品部及資訊部協助匯出資料,一來一往不僅費時,有時匯出的資料還不是使用者真正想要的。透過Power BI,教會使用者操作工具,透過幾位有熱忱及興趣的醫師率先投入嘗試,其他人看到實際應用成果後,後面推動也就較為順利。 北醫附醫從董事長、院長、副院長等高階主管向來重視資訊科技與數位化的推展,由上而下地推動,一方面頒發主動製作BI獎勵金,另方面也要求哪些重要指標必須視覺化。而在Power BI的專案推動中教育訓練無疑是重要的環節,北醫附醫透過分層訓練課程,有針對全院性的線上基礎操作課程,為各科種籽師資推出模板製作、連結數據的進階課程,而醫品部同仁則是扮演諮詢顧問角色,為各科不同需求提供個別諮詢。至今全院已培訓22位Power BI的種子師資,能協助同仁上手工具。不僅如此,北醫附醫2020年還在全院舉辦Power BI黑客松,鼓勵全院同仁就各自專業領域進行指標視覺化與儀表板開發,最後一共開發174個指標多維度儀表板,橫跨醫務、護理、藥劑、行政、品質等多項應用。 沈明輝也提醒,在全院導入視覺化工具時,為了避免各科室製作的儀表板有不同的資料呈現方式不易閱讀,可以先制定樣板、規範指標與趨勢圖在儀表板上的陳列位置或圖表樣式,以減少去中心化的工具導入卻帶來閱讀不便。此外,在匯入分析資料時,未必所有資料源都來自既有資料庫全自動匯入,半自動化的數據分析也是可行,後續透過將資料結構話及資訊話,逐步導入全自動設計。「BI不是一兩年就能做完,應計畫性地推動,」他說。 此外,資訊部主任毛政賢也強調在導入過程中,數據的正確性十分重要,唯有正確數據分析,出來的資訊才會正確。因此,花時間與使用者多次討論數據來源、定義並修正是必要的。 在建置好174個儀表板後,如今的重點就是到各科部推廣應用,魏柏立親自帶領醫品部同仁到各科晨會時間宣導。同時為了讓主管能快速理解儀表板,醫品部也將單一的指標儀表板匯集成綜整式的品質地圖,讓各科臨床主任只要透過一個儀表板就能掌握整科的服務品質,從中發現問題並著手改善,例如將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後的指標匯成手術地圖,以及住院地圖等。而在儀表板陸續上線使用後,也會收到來自使用者的回饋,不斷地調整、修正讓儀表板更精確完整,才能加深使用者的信賴。 醫務、醫事、醫品、行政四大領域,多元應用遍地開花 北醫附醫醫務部主任陳錫賢也在論壇中分享Power BI在預警高風險病人及全人照護的應用。對所有病人與家屬來說,發生院內心跳停止(IHCA)是所有人最不樂見的情況,過去透過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及加入年齡的CCI指標監控的做法都緩不濟急,因此北醫加入病人入院時的抽血等檢驗參數及入院型態,提出AI-CCI風險預測指標,找出住院病人高風險族群,提醒醫護團隊注意,當指標跳出警示時能及早召集跨科醫師照護,同時也能針對高風險病人預先召開家庭會議,使其掌握病情,如此大幅降低高風險族群的死亡率及IHCA發生率。陳錫賢表示,北醫也同時利用Power BI制定出THSS全人身心篩檢量表,找出除了生理之外,在心理、精神層面具高風險的住院病人,並適時轉介社工或心理醫師提供協助。 北醫附醫藥劑部簡修瑜組長則分享將Power BI用於疑義處方的分析,並從分析結果進而改良用藥系統,達到主動式腎功能劑量調整。簡修瑜表示,過去對於疑義處方每月會製作分析報表寄給各科臨床主管,但由於表格以文字呈現較不易於主管迅速理解與閱讀。透過Power BI能視覺化呈現各科疑義處方類型、發生率、醫師別等資訊,有助於與臨床醫師溝通。同時也發現疑義處方類型中,劑量過高/過低/頻次過高合計佔了半數,這通常是因病人腎功能而需做劑量調整有關,在了解問題後藥劑部修改系統功能,能主動計算病人腎功能後,自動將建議劑量直接帶入醫囑欄位,醫師可做確認或再調整,大幅提升用藥安全。 亞東醫院醫療事務處洪芳明主任在論壇上也大力疾呼做BI時,每一個指標、操作型定義十分重要,他同時提出亞東有資料庫大改造的計畫,期望全院資料庫能輕鬆地被串連,在相同資料格式與定義下,資料能被BI重複利用。目前亞東已廣泛運用BI在多個領域,包括找出ICU轉一般病房的延遲問題,讓轉出時間從下午轉變為上午,提高病床使用率。同時也用於分析從住院至出院的流程,記錄每個關鍵時間經過分析後刪除閒置的流程,並導入多元支付,有效縮短病人出院時間。 北醫附醫麻醉科廖璽文醫師談到手術照護品質地圖與疼痛地圖的建置與導入過程。他提到過去的手術地圖是單一指標且分散在多個檔案,資料也不是即時,因此臨床上使用率低。透過SAS及Power BI,讓資料的彙整與分析能達到自動化,在新的手術地圖總共集結術前/術中/術後23個指標,導入後能清楚看到自家醫院與過去相比或與NSQIP同等級醫院相比的術後死亡率等,以及手術時間、手術部位感染等各項統計資料以視覺化方式呈現,各指標設立目標值若達標則呈現綠色,超過閾值則顯示紅燈。而麻醉科製作的心胸麻儀表板是針對高風險的心胸外科手術病人,總共匯集7項指標,推出後得到心胸外科醫師良好迴響,包括省下每年870小時工作時間,能降低外科醫師術前準備時間並增加手術台數等,可說成效斐然。 分享Power BI導入資源,追求健康共好、品質共榮 在談到未來的推動計畫,魏柏立表示在視覺化分析工具的協助下,北醫附醫實現以資料驅動的策略來提升醫療品質,但是許多的行動還是需靠人為解讀資訊才能執行,因此接下來北醫附醫希望藉由導入具備AI功能的版本,能根據分析結果主動提出建議以加速採取行動。其次,在北醫附醫推動Power BI的過程中已累積許多導入經驗,包括教育訓練種子師資以及建置各種指標模板,未來也將基於「健康共好、品質共榮」的理念,將種子師資與開發好的模板等資源與「醫品病安聯盟」的醫院分享,使其不需花費太多時間也能快速導入視覺化分析工具,提升醫療品質。同時,在論壇上許多講者也都提到,未來將繼續開發其他儀表板或進行優化,Power BI已成為北醫不斷追求品質提升的工具。 透過品質智慧儀表板,不僅讓北醫醫護團隊隨時掌握病人照護風險,各科主管也能對科內醫療品質一目了然及時提出改善,同時在跨科跨部門開會時,直接調閱儀表板系統資訊,看數據說話做更有效溝通。不論是跨部門開會或是提供給主管的報表,都不需要再花時間加班製作。誠如一位講者在論壇中所分享,「導入BI系統一開始需要投入建置時間,但上線後它能幫你省下更多時間。」 最後,不論是BI視覺化分析工具或是AI人工智慧,科技能協助的是接手需重複性的操作或人類不想做的作業,省去這些作業的時間,醫護人員能提供更多溫暖的服務,真正以病人為核心的服務。 本文轉載自 電子時報 。

Dec 28, 2022 - 18:00
 0
北醫附醫全院導入174個智慧儀表板用數據提升醫療品質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台灣微軟於今(2022)年11月共同舉辦「大數據與智慧儀表板於醫院管理應用國際研討會」,共同分享運用大數據及智慧儀表板輔助醫院管理及病人照護經驗。 與企業營運相同,醫院營運的背後也是靠著門診住院、病歷、檢驗、醫囑、護理、藥物、行政等多個系統支持,然而不同的是企業商品出錯損失的是訂單與客戶,醫療品質出包影響的就是性命。北醫附醫近年全院大力投入視覺化分析工具並建構品質地圖,2年內建置174個多維度儀表板,範圍橫跨醫務、藥劑、護理、行政與健保管理、手術品質等多個類別,要藉由視覺化分析工具讓各科掌握醫療服務品質,並能從中不斷改善。 日前北醫附與台灣微軟共同舉辦「大數據與智慧儀表板於醫院管理應用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外專家、衛福部與台大、亞東、彰基、慈濟、奇美等醫院,共同分享智慧儀表板於醫院的各種應用,吸引2千多位醫護人員上線參與。 院內黑客松激盪產出174儀表板,北醫附醫將數據點石成金 繼今年4月舉辦「Power BI醫院日常管理應用研討會」後,北醫附醫11月再次擴大邀請國外專家學者及多家醫院共同交流智慧儀表板於醫院的實務應用。北醫附醫副院長魏柏立指出,導入視覺化分析工具不只是有助於管理者進行決策,在跨部門間也能直接看分析圖表做有效率的溝通,更重要的是透過Power BI預測工具,能看到病情具潛在高風險的住院病人,利用儀表板的燈號在視覺上提醒醫護團隊加強照護,有效提升醫療品質。「希望將視覺化工具所帶給北醫的效益與各界分享,不只是社區共好也能傳達到國際社會上,」魏柏立說。 近年來隨數位化程度的提升,各企業組織都快速累積大量數據,醫院也不例外。然而分散各地的資訊要進行解讀分析難免困難重重,透過視覺化分析工具能快速洞察數據中的趨勢。負責統籌Power BI導入專案的北醫附醫醫療品質部副主任沈明輝指出,過去若使用者想做數據分析須先提需求由醫品部及資訊部協助匯出資料,一來一往不僅費時,有時匯出的資料還不是使用者真正想要的。透過Power BI,教會使用者操作工具,透過幾位有熱忱及興趣的醫師率先投入嘗試,其他人看到實際應用成果後,後面推動也就較為順利。 北醫附醫從董事長、院長、副院長等高階主管向來重視資訊科技與數位化的推展,由上而下地推動,一方面頒發主動製作BI獎勵金,另方面也要求哪些重要指標必須視覺化。而在Power BI的專案推動中教育訓練無疑是重要的環節,北醫附醫透過分層訓練課程,有針對全院性的線上基礎操作課程,為各科種籽師資推出模板製作、連結數據的進階課程,而醫品部同仁則是扮演諮詢顧問角色,為各科不同需求提供個別諮詢。至今全院已培訓22位Power BI的種子師資,能協助同仁上手工具。不僅如此,北醫附醫2020年還在全院舉辦Power BI黑客松,鼓勵全院同仁就各自專業領域進行指標視覺化與儀表板開發,最後一共開發174個指標多維度儀表板,橫跨醫務、護理、藥劑、行政、品質等多項應用。 沈明輝也提醒,在全院導入視覺化工具時,為了避免各科室製作的儀表板有不同的資料呈現方式不易閱讀,可以先制定樣板、規範指標與趨勢圖在儀表板上的陳列位置或圖表樣式,以減少去中心化的工具導入卻帶來閱讀不便。此外,在匯入分析資料時,未必所有資料源都來自既有資料庫全自動匯入,半自動化的數據分析也是可行,後續透過將資料結構話及資訊話,逐步導入全自動設計。「BI不是一兩年就能做完,應計畫性地推動,」他說。 此外,資訊部主任毛政賢也強調在導入過程中,數據的正確性十分重要,唯有正確數據分析,出來的資訊才會正確。因此,花時間與使用者多次討論數據來源、定義並修正是必要的。 在建置好174個儀表板後,如今的重點就是到各科部推廣應用,魏柏立親自帶領醫品部同仁到各科晨會時間宣導。同時為了讓主管能快速理解儀表板,醫品部也將單一的指標儀表板匯集成綜整式的品質地圖,讓各科臨床主任只要透過一個儀表板就能掌握整科的服務品質,從中發現問題並著手改善,例如將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後的指標匯成手術地圖,以及住院地圖等。而在儀表板陸續上線使用後,也會收到來自使用者的回饋,不斷地調整、修正讓儀表板更精確完整,才能加深使用者的信賴。 醫務、醫事、醫品、行政四大領域,多元應用遍地開花 北醫附醫醫務部主任陳錫賢也在論壇中分享Power BI在預警高風險病人及全人照護的應用。對所有病人與家屬來說,發生院內心跳停止(IHCA)是所有人最不樂見的情況,過去透過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及加入年齡的CCI指標監控的做法都緩不濟急,因此北醫加入病人入院時的抽血等檢驗參數及入院型態,提出AI-CCI風險預測指標,找出住院病人高風險族群,提醒醫護團隊注意,當指標跳出警示時能及早召集跨科醫師照護,同時也能針對高風險病人預先召開家庭會議,使其掌握病情,如此大幅降低高風險族群的死亡率及IHCA發生率。陳錫賢表示,北醫也同時利用Power BI制定出THSS全人身心篩檢量表,找出除了生理之外,在心理、精神層面具高風險的住院病人,並適時轉介社工或心理醫師提供協助。 北醫附醫藥劑部簡修瑜組長則分享將Power BI用於疑義處方的分析,並從分析結果進而改良用藥系統,達到主動式腎功能劑量調整。簡修瑜表示,過去對於疑義處方每月會製作分析報表寄給各科臨床主管,但由於表格以文字呈現較不易於主管迅速理解與閱讀。透過Power BI能視覺化呈現各科疑義處方類型、發生率、醫師別等資訊,有助於與臨床醫師溝通。同時也發現疑義處方類型中,劑量過高/過低/頻次過高合計佔了半數,這通常是因病人腎功能而需做劑量調整有關,在了解問題後藥劑部修改系統功能,能主動計算病人腎功能後,自動將建議劑量直接帶入醫囑欄位,醫師可做確認或再調整,大幅提升用藥安全。 亞東醫院醫療事務處洪芳明主任在論壇上也大力疾呼做BI時,每一個指標、操作型定義十分重要,他同時提出亞東有資料庫大改造的計畫,期望全院資料庫能輕鬆地被串連,在相同資料格式與定義下,資料能被BI重複利用。目前亞東已廣泛運用BI在多個領域,包括找出ICU轉一般病房的延遲問題,讓轉出時間從下午轉變為上午,提高病床使用率。同時也用於分析從住院至出院的流程,記錄每個關鍵時間經過分析後刪除閒置的流程,並導入多元支付,有效縮短病人出院時間。 北醫附醫麻醉科廖璽文醫師談到手術照護品質地圖與疼痛地圖的建置與導入過程。他提到過去的手術地圖是單一指標且分散在多個檔案,資料也不是即時,因此臨床上使用率低。透過SAS及Power BI,讓資料的彙整與分析能達到自動化,在新的手術地圖總共集結術前/術中/術後23個指標,導入後能清楚看到自家醫院與過去相比或與NSQIP同等級醫院相比的術後死亡率等,以及手術時間、手術部位感染等各項統計資料以視覺化方式呈現,各指標設立目標值若達標則呈現綠色,超過閾值則顯示紅燈。而麻醉科製作的心胸麻儀表板是針對高風險的心胸外科手術病人,總共匯集7項指標,推出後得到心胸外科醫師良好迴響,包括省下每年870小時工作時間,能降低外科醫師術前準備時間並增加手術台數等,可說成效斐然。 分享Power BI導入資源,追求健康共好、品質共榮 在談到未來的推動計畫,魏柏立表示在視覺化分析工具的協助下,北醫附醫實現以資料驅動的策略來提升醫療品質,但是許多的行動還是需靠人為解讀資訊才能執行,因此接下來北醫附醫希望藉由導入具備AI功能的版本,能根據分析結果主動提出建議以加速採取行動。其次,在北醫附醫推動Power BI的過程中已累積許多導入經驗,包括教育訓練種子師資以及建置各種指標模板,未來也將基於「健康共好、品質共榮」的理念,將種子師資與開發好的模板等資源與「醫品病安聯盟」的醫院分享,使其不需花費太多時間也能快速導入視覺化分析工具,提升醫療品質。同時,在論壇上許多講者也都提到,未來將繼續開發其他儀表板或進行優化,Power BI已成為北醫不斷追求品質提升的工具。 透過品質智慧儀表板,不僅讓北醫醫護團隊隨時掌握病人照護風險,各科主管也能對科內醫療品質一目了然及時提出改善,同時在跨科跨部門開會時,直接調閱儀表板系統資訊,看數據說話做更有效溝通。不論是跨部門開會或是提供給主管的報表,都不需要再花時間加班製作。誠如一位講者在論壇中所分享,「導入BI系統一開始需要投入建置時間,但上線後它能幫你省下更多時間。」 最後,不論是BI視覺化分析工具或是AI人工智慧,科技能協助的是接手需重複性的操作或人類不想做的作業,省去這些作業的時間,醫護人員能提供更多溫暖的服務,真正以病人為核心的服務。 本文轉載自 電子時報 。

like

dislike

love

funny

angry

sad

wow

李芷晴 https://tszching.uk